close

中國時報【蔡培慧(台灣農村陣線祕書長)】

「飢餓是一個過程,一個身體與身體的對抗理財。」

在台灣,飢餓好像離我們很遙遠。有位朋友曾參與30小時體驗飢餓的活動,在過程中感受飢餓,試圖理解遠方的他者日常生活中的苦難。30小時之後,飢餓仍然只是他者的經驗。還記得這位朋友當時說:或許用一句話來形容吧——稍稍感受到基本生理需求沒有獲得滿足,但是內心感到盡了一份心力。

另一位朋友讀幼稚園小班的小寶貝,向來喜歡吃媽媽的料理,也喜歡看媽媽做菜,看著飯碗裡的糙米,可以脫口說出糙米飯。非常可愛的小朋友不知何時開始喜歡上三角飯糰,喜歡卡通造型的蛋糕,即使媽媽準備好了晚餐,小寶貝仍然常常喊著:我想吃三角飯糰。媽媽認為孩子喜歡的只是花俏的裝飾添加物,而不知何為真正的食物。

這兩個案例看似與飢餓無關,卻直接告訴我們:食物系統分配不均。食物系統從生產到消費理財的距離,顯然被資本主義掌控著。即使童稚的眼光,也被消費廣告席捲。而飢餓體驗讓我們的良心感到安全,卻無法真正地解決問題,因為參與體驗的人並不是真正具有選擇權的人。

全球農業產量足以餵飽120億人口(約全球人口總數的兩倍),但每天卻仍有成千上萬的人因為飢餓而死亡。為了探查原因錯綜複雜的飢餓問題,作者走訪尼日、印度、孟加拉、美國、阿根廷、南蘇丹及馬達加斯加等地,見證許多因乾旱天災、戰爭動亂、貧窮、社會邊緣化,或者因糧食市場的投機炒作等原因,而飽受飢餓煎熬的人們。

全球不乏國際組織或慈善事業積極投入解決飢餓問題,然而他們並不去質疑造成糧食分配不平等的根源機制,只關注解決匱乏問題。書中直言:「一位世糧計畫署的高層官員在羅馬告訴我:為了『解決飢餓』,應該將這人道救援行動帶進大型資本企業界,說服他們這是好的生意機會,同時也能讓幾億個人有足夠的糧食:一個雙贏局面,他說著然後微笑。『現在在孟加拉,我們就這麼做了。』」「真正的『援助』或自富有國家到貧窮國家的資源流通,是移民人士所匯回母國的錢。」

在描述完令人膽顫心驚的世界政經運作及案例之後,作者強調國際組織「農民之路」(La Via Campesina)所主張的「糧食主權」概念:「人民有權民主地決定自己的糧食和農業系統,按照其營養需求和文化考量,並以環保且永續的方式進行。……糧食主權將可形塑一個新的社會關係。」

《飢餓理財》一書讓我在篇章中思考與停頓,並經常回想到台灣所面臨的難題。以台灣的經驗而言,解決飢餓問題,應該努力建立起新的交換網絡、社會關係。農耕交換關係應該盡可能在地化,盡可能建立互惠與分享的型態。

在地經濟並非反經濟,而是讓日常生活的交換及分配行為,盡可能在一定區域內達成。所謂「一定區域」的範圍,視交換的產品而有不同的界線,實踐的光譜也因社區的屬性而有所差異,譬如歐洲的社會民主,或某些鄉鎮的能源自主;在台灣則如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的在地食物供給。如此,地方性的企業得以自立,同時更好、更妥適地運用地方資源,結合本地勞工,給予恰當的報酬,並以在地消費者為服務的對象。當地方更為自主自足,減少依賴進口,才能更加節省能源,避免遠端控制,讓社群關係與生產關係多元疊合。

作者從許多基層人民的故事,連結到關於飢餓的思維、國際經驗,並探討土地掠奪、政經體制,以及飢餓與性別等議題。這是一本具有宏觀分析、具體案例、深刻理財書寫的專書,不容易的書寫,值得仔細閱讀。



F7D958379A68CB9D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
    莊雅雪持吾丹咒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